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印发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6-03-03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2月12日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三节 总体要求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节 调整农业结构

  第三节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第四节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第六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三章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一节 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第二节 加快壮大支柱产业

  第三节 发展重大基础工业

  第四节 做优做强工业园区

  第五节 做强昌九工业走廊

  第六节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第四章 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科学推进城镇发展

  第二节 强化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第三节 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第四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加快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第五章 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

  第一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第二节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第三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四节 扩大开放平台

  第六章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第五节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第六节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七节 加强诚信建设

  第七章 全面发展服务业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一节 做强旅游业

  第二节 做大商贸物流业

  第三节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第四节 繁荣发展金融业

  第五节 拓展新兴服务领域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建设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第三节 建设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快信息化进程

  第九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江西

  第一节 加速科技创新

  第二节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节 构筑人才高地

  第四节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第十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江西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江西

  第一节 着力扩大就业

  第二节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第五节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第六节 激发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第七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八节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第十二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保障“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第二节 加强统筹协调

  第三节 加强重大项目实施

  第四节 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江西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五”计划的有效实施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是江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加快发展新路。成功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和超额完成“十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全省生产总值由2003亿元上升到4070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4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4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8.9∶47.4∶33.7。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33.7%;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服务业繁荣兴旺。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改善。城市化率上升到37%。

  ——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利用外资75.7亿美元,超过此前20年总和。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得到重大改善,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形成。

  ——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城乡建设加快,面貌焕然一新。实现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到设区市公路高速化。改造农村公路3.4万公里,是“九五”时期的5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省级监控的地表水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占76.4%。政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投资软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和8.9%。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发展较快,高校在校生扩大到64.6万人,人才进出基本平衡。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深入持续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保持稳定。

  事实表明,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态势已现端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省在实践中形成了推动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经验。回顾过去五年,江西发展之所以比较快,在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依靠4200万江西人民,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于探索并坚持实践证明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在此基础上“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在实践中形成了新的理念: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积极探索符合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情的发展新路是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前提;优化发展环境是实现崛起必须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这些理念和经验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具备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内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正在实施。全省已积累多年投入和发展能量,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软硬环境极大改善,全省干部群众气顺、劲足、心齐、人和。这些都为我省今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所处在的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资金、电力、运力供需矛盾较多;解决“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任务艰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难度加大。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外环境有利于江西又快又好发展。

  加快崛起是全省“十一五”时期最紧迫的任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江西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社会能否又快又好发展,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全省上下要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节 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眼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增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全省上下必须切实做到: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经济不发达的特征明显。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关键在于发展;要实现江西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发展。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坚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发展思路不动摇。

  ——坚持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努力形成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良性发展局面。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耗能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的竞争力;必须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致力于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必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改革中的矛盾要靠深化改革去化解。要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经济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加快富民兴赣进程。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我省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进程中要有更大作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任务。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年均3%左右。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3∶52∶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服务业层次上升。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化率提高到45%以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取得新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明显实效。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55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应急体系基本健全,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0.4和0.5以下。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江西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成为我国独具特色魅力的生态强省。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际效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节 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提高。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机耕道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恢复绿肥生产,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复种指数。加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巩固我省粮食主产区地位,使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注重改善品质、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完善鄱阳湖地区、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等大型优质粮基地建设。

  第二节 调整农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资源尤其是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力争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全省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

  种植业。扩大优质、专用粮食和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做优做大干鲜果、茶叶、蔬菜、药材等产业。发展工业原料林,培植毛竹、油茶、森林食品等产业。重点建设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广昌白莲、赣北早熟梨、双低油菜、绿色蔬菜、有机茶、花卉苗木、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

  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畜禽,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和生态畜牧小区建设,加快形成优势区域。做强生猪产业,着力建设赣东、赣中、赣南20个产值超5亿元的生猪重点县。做大家禽产业,着力发展具有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宁都黄鸡、崇仁麻鸡、泰和乌鸡等地方肉鸡,以及肉鸭、肉鹅等优质水禽产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禽,加大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人工牧草,积极推广种草养畜,着力建设赣中、赣北、赣南三大养牛优势区和赣西、赣东肉羊产业基地。

  水产业。巩固发展常规渔业、特色渔业,着力扩大创汇渔业,重点培植鳗鱼、鮰鱼、珍珠、虾蟹、龟鳖五大产业。开发利用湖区宜渔低洼地、湖库大水面和宜渔稻田三大资源,改造中低产鱼池,重点建设环鄱阳湖水产养殖区,提高水面利用率。

  第三节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重点在粮食、柑桔、畜禽、乳制品、水产品、茶叶、蔬菜、中药材、油茶和有机农产品等领域,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力争形成5个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10个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0个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名牌产品,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企农双方长期稳定的互动型发展关系。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积极组建和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开发示范区,培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以良种繁育、节本增效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应用。实施良种工程,扩大优质品种的引进、繁育与推广,使农产品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99%。开展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防治调查,引导农民科学使用肥料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发展农机作业、维修和销售市场,力争全省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大力推广以机械插秧为重点的先进农机技术,建设农机示范村。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引导农机跨区作业。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实施空中云水利用工程,推进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设,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步伐,重点建立和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质量安全的生产监管体系和追溯制度。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林业有害生物、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

  第四节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万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5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新增大中型沼气工程450处、户型沼气池80万个,推广节柴节煤灶280万个。继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力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新增装机15万千瓦,解决农村75万户燃料替代问题。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畜分离,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化、美化。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优化村庄布局,集约使用农村土地,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建房,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推进旧宅基地复垦种植。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增强农村自主建设能力。

  第五节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村卫生所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兽医卫生公共管理体系,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强农村文化工作,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实施新一轮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敬老院。

  加大扶贫力度,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社会扶助等多种扶贫措施,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在深山区、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完成搬迁扶贫安置15万人,因地制宜抓好180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的组织实施,建设扶贫公路4000公里。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支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努力开辟增收新途径。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积极建设村落社区,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文明卫生意识。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互助组织,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

  第六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支持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逐步清理乡村债务,规范“一事一议”。加大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在免征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三农”保险,进一步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办法,扩大信贷支农服务范围。全面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业产权,减轻林农负担,促进林业发展。规范林业产权流转,加快建立产权交易市场。推进水利产权制度和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粮食购销市场,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确保粮食安全,鼓励有收购资格的非国有粮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

  第三章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工业崛起加快江西崛起,着力做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增长质量,在加快发展中优化工业结构。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夯实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构建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第一节 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冶金工业,运用高技术装备勘探、采矿和选矿作业,加快冶炼加工技术进步,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机械工业,以推广高精密度数控技术、数显技术、微电子技术为重点,加大行业技术装备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石化工业,推进使用新型催化、新型分离、节能及环保技术,提升化工新材料、农用化学品、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的产业技术水平。建材工业,运用建材新技术和新工艺,增强新型聚合物、玻璃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研发加工能力。陶瓷工业,加快窑炉改造,扩大燃气利用,推进原料标准化,提升陶瓷成形技术水平。纺织工业,加快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棉纺、麻纺、针织等方面的推广应用,重点开发高仿真、抗静电、抗菌、防紫外线的新型功能性纤维,提高CAD设计打板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食品工业,加快先进加工技术和工艺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功能食品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基因工程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微波技术、膨化挤压技术。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高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力争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实施新型显示工程,重点推进液晶覆硅和高清晰液晶显示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快硅衬底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大功率芯片照明应用。实施集成电路工程,推进晶圆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实施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治疗药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血液制品。实施新材料工程,重点发展稀土发光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铜精深加工材料、多晶硅光伏材料。做大软件产业,培育壮大软件研发企业,大力发展网络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化应用软件,积极开拓软件外包业务,建设南昌软件基地。

  第二节 加快壮大支柱产业

  突出优势领域,加快规模扩张,力争到2010年,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

  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做大规模,提升配套。依托江铃、昌河、洪都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推进产品开发和零部件配套,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规模效益。重点发展轿车、轻型客车、轻型汽车及车用发动机,加快江铃VM发动机和新系列车型、昌河九江基地发动机和轿车、昌河景德镇本部新型微型车、华翔富奇汽车、鑫新实业中高档客车等生产线建设,加强江铃变速箱与车桥、长力弹簧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多种能源、混合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积极发展民用飞机,加强现有机种改进改型,研制开发高级教练机、多用途直升机。依托长江岸线,整合中船、银兴、东海造船企业设计制造资源,发展临港船舶制造业。

  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进一步提升有色金属产业优势,重点提高南昌有色金属高端产品生产研发能力、赣东北铜冶炼加工能力、赣南稀有稀土金属深加工能力,发挥江铜集团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铜板带、铜管、铜箔和漆包线等深加工产品。着力推进钢铁精品加工,重点建设新钢300万吨薄板工程。推进三大精品基地建设,重点形成以新钢为依托的板材、线材精品,以南钢为依托的优质线材、螺纹钢、汽车弹簧钢精品,以萍钢为依托的建筑钢材精品。

  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培植主导产品,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整机生产上规模、上水平,着力做大数字视听产品、家用空调器产业,积极发展通信终端。加强配套部件生产,推进无氟压缩机上档次,进一步发展通信电缆、光电器件、温控器件、永磁电机、电子继电器、电真空器件等特色产品。

  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培植优势品种,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加快产业化。加快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着重在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等方面创特色、上规模,做强汇仁、江中、仁和、海欣、天施康、珍视明、济民可信、桑海济生、樟树药帮、进贤医疗器械10大品牌。加快一、二类新药开发,重点发展治疗肿瘤、乙肝、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食品工业。培植骨干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性特色食品。整合重组卷烟生产企业,提升烟草工业竞争力。提高白酒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发展果酒,稳定发展啤酒。重点扩大金圣、润田、四特、月兔、临川贡等品牌效应。

  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推进石化深加工,支持九江石化百万吨延迟焦化装置和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项目建设。提升有机硅单体技术,扩大规模,加快研发深加工产品,形成20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尽快建成气相白炭黑项目。进一步扩大新型干法水泥,力争占水泥总产量的70%以上,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加快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筑装修材料和防火材料。

  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产业延伸配套,重点建设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铜、有机硅、盐化工、轻型汽车、新型显示、钨生产加工、稀土生产加工、特色陶瓷研发加工、中药现代化、服装鞋帽10大工业基地。

  第三节 发展重大基础工业

  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充分挖掘矿产资源潜力,发展重大基础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挥现有地勘队伍的作用,鼓励各类资本参与矿产勘查,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基础性地质、战略型矿产、紧缺矿种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力度。规范和完善矿业权依法取得、有偿使用和有序流转制度,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提高冶炼加工水平,形成工业持续增长的骨架。突出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水平。

  铜资源利用。加强富家坞、武山、城门山铜矿挖潜扩产建设,提高铜精矿自给能力,使年产铜精矿金属含量达到20万吨。积极利用外部铜资源,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扩大江铜集团冶炼能力,达到70万吨。加强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硫化工和金、银、碲、铋等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

  岩盐和萤石资源利用。加大规模化开采力度,着力实行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建设赣中百万吨盐化工项目,发展离子膜烧碱、纯碱,开发无机和有机氯产品,形成盐类产业链。建设赣南和赣东北氟化工项目,推进萤石深加工,形成萤石精粉、氢氟酸、氟化盐、聚四氟乙烯等氟化工产业链。

  稀有稀土资源利用。稀土,以分离、冶炼为基础,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钨,控制开采总量,提升采选、冶炼技术,推进深加工,扩展品种,重点发展超细钨粉体材料、新型硬质合金。钽铌,提升加工应用技术水平,建设宜春钽铌加工项目,重点发展高性能电容级钽粉、钽丝产品。

  第四节 做优做强工业园区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块状经济。建立健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开发机制、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协调推进机制,推进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化延伸、项目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工业园区投入强度,争取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亿元以上,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5亿元以上。提高工业园区产出水平,力争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7000万元以上。提高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特色工业园,使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配套水平,积极承接外来企业联动转移配套,引导民营经济自主创业配套,推进国有企业改制转产配套,因地制宜建设产业配套协作区。加快形成规模大、综合竞争能力强的成长型工业园区,力争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达到20个。

  第五节 做强昌九工业走廊

  遵循生产力布局规律,以产业为纽带,以交通干线为主轴,加快形成若干定位明确、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经济增长带。抓住时机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建设,发挥省会南昌人才、科技优势和产业带动作用,积极利用九江沿江港口辐射作用,联动发展沿线城镇和工业园区,把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成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内外资呼应、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的产业密集区,到2010年力争使昌九工业走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0%以上。加快长江岸线开发,实行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发展壮大石油化工、汽车机械、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培育船舶制造、数字家电、现代物流产业,形成沿江产业带。

  第六节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协作配套,提升工业总体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核心企业为龙头,培育大而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工业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实行低成本扩张,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把建设大项目作为发展大企业的重要途径,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形成一批规模迅速扩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争取江铜集团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新余钢铁、江铃集团、九江石化、萍乡钢铁、昌河集团超200亿元,新增5家超100亿元的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一批“专、优、特、精”中小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政策扶持。汽车、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着力在产业延伸、产品配套和生产流通等方面,发展与龙头企业联系紧密、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食品加工、建材、纺织等行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培育引进一批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第四章 提高城乡发展融合度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城市群。

  第一节 科学推进城镇发展

  科学制定并切实执行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推进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协调统一。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在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水平。培育城市文化,突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地域特征,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城市与小城镇的经济纽带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树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集约配置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切实落实环保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路子。

  第二节 强化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新跨越,强化对周边城乡辐射和带动作用。把南昌的发展置于重要位置,有效发挥京九线上省会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殊作用,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1小时都市圈,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商贸中心。九江,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建成我省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沿长江重要的工业开发基地。赣州,充分发挥紧靠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冶金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城市实力,形成1小时城市经济圈,建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上饶,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增强产业基础,集聚城市人口,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建成我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景德镇,努力打造赣东北工业重镇,做大旅游产业,建设现代瓷都和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城市。萍乡,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发挥省际间纽带作用,建设湘赣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城市。新余,着力做强钢铁产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旅游业,建设赣西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鹰潭,加快铜冶炼及铜精深加工业发展,发挥交通枢纽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赣东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游城市。宜春,充分发挥赣西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着力发展医药、食品、机械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努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吉安,着力做强轻工电子和旅游产业,发挥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建设赣中旅游商贸中心。抚州,融入南昌经济圈,接轨闽台经济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和教育产业,创建文化名城。

  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联动发展周边城镇,逐步形成以昌九景鹰饶为主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以赣吉抚为主的赣中南城市群,以新宜萍为主的赣西城市群。

  第三节 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按照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城和实力强的中心镇,增强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找准发展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集散市场,提高人口、资金、技术和资源的集中度,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增效、群众增收。统筹规划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小城镇发展,增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产业联系,提高小城镇参与区域分工的能力,着力建设200个重点城镇。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交通等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扩大规模,提高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把有条件的县城建成功能比较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健全激励机制,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县域经济强县,争取形成2个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10个超10亿元、20个超5亿元的县市区。增强“造血”功能,使贫困县经济薄弱状况有实质性改变。

  第四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价格体系调整步伐,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使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使每万城市人口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1标台。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快速环路,加快推进南昌城市公共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加强城镇供水能力建设。全面改造中心城市供水管网,加强县城自来水厂建设,在重点镇全部建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设施。全省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200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新增县城日供水能力100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改造老化漏损供水管网,提高安全供水能力。

  改善城市工业和生活燃料结构,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5%。

  加强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实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在设市城市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建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全省城镇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30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25万吨。加强重点废弃物收集和处置,建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省放射性废物库和各设区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规模合理的城市绿地,使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第五节 加快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达到350万人。建立农民进城的全程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各项措施,增强农民职业转换能力。对职业和住所稳定的进城农民,尊其意愿转为市民,公平提供城市居民应有的保障。对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妥善帮扶就业、提供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逐步转为城市人口。对就业适应能力较差的临时进城务工农民,保留其土地承包权,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安全保护和工伤保险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五章 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提高“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水平。主动对接国际经济,加快资本集聚、资源利用、市场开拓、技术引进的国际化进程。务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与沿海地区体制机制接轨、产业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动。提升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分工的能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就业的贡献率。

  第一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中心城市、工业园区和经济强县为重点,努力扩大利用外资总量,力争5年实际利用外资160亿美元。大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把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扩大港澳台来赣投资,积极利用东南亚、日韩资金,努力吸引欧洲、北美地区投资。加快融资国际化,积极利用证券、投资基金、项目融资等方式引进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积极稳妥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注重防范外债风险,促进公益性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加快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省外资金。

  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在加快工业开放的同时,切实推进商贸、旅游、金融、文化、卫生、环保、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开放,允许外资通过特许经营、租赁、股权转让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外资以合资、合作、参股、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盘活国有资产,增强企业活力。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招商选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鼓励外资项目加强零部件、原材料的本地化配套。以国家级和若干省级开发区为重点,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200强企业来赣投资,设立生产基地、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带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努力做大对外贸易规模,实施积极的对外贸易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外贸促进服务体系,力争5年出口总额超过180亿美元。积极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引导更多的生产企业开展进出口经营,扩大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份额,增强国有企业出口能力,形成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路大军共同推动出口稳定增长的机制。完善出口促进政策,注重培植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产品成长性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出口龙头企业,到2010年,力争1家企业跻身全国200强出口企业、5家年出口超亿美元、20家年出口超5000万美元。推进企业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和销售网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力争20%以上的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着力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做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汽车、家用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建立出口生产基地,形成主导产品,到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30%。加快农产品出口,发展创汇农业,建设鳗鱼、鮰鱼、蜜桔、脐橙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形成生产、加工、包装、外销一条龙服务机制,到2010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10%。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力争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35%。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巩固并扩大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新形势,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科学分工、有效协作的原则,建立高效灵活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加快出口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完善全省主要产品和敏感商品的出口监控和预警系统,增强应对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能力。加强政府与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协商,形成通畅准确、反应快捷、运转协调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手段,有效应对不公平待遇和外来风险。

  第三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将资源开发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跨国经营,在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西亚等地区建立资源、能源基地。发挥资源加工型企业的优势,开发利用海外铜矿石、铁矿石、锆英砂等矿产资源。发挥竹木加工企业的优势,开发利用海外森林资源。发挥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优势,开发利用海外农产品资源。发挥各类勘探企业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海外矿产资源勘探。加强人员培训,加快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对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利用我省在农田整治、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大型承包工程企业,承揽国际工程设计、施工项目,并带动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有序发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拓展劳务合作领域,大力提升劳务合作的层次和技术含量,规范劳务合作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出国劳务基地建设,创建江西劳务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服务。

  第四节 扩大开放平台

  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完善制度,稳定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全力营造诚信、高效、安全的投资环境。根据国家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健全招商安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投诉中心,完善投诉处理机制,认真做好客商投诉处理工作,依法保护客商的合法权益。改善产业、劳动力、中介服务配套协作,降低商务成本。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调度推进,确保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布局,推进铁公水联运,增加铁路、公路、水路口岸作业区,开辟航空口岸通道。建设电子口岸,建立“大通关”联络协调机制,实现跨部门、跨企业的口岸工作数据并网运行,提高通关能力。增加国际航线,扩大国际交流。加快建设九江出口加工区,争取设立南昌、赣州出口加工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保税中心。巩固提高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中国“五会”经贸恳谈会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打造更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第六章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国有企业、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注重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集中,积极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完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国际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全面建立国有大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困难企业债务重组,做好债权打包收购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年度经营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和职务消费,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通过规范改制,实现境内外上市。加快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整体质量。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出资人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方式与途径,进一步扩大公开招聘范围。

  第二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进入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公有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融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组建股份制银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开展企业联合,增强发展能力。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保护的法规制度。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界定和规范各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注重规划和政策调控,注重协调和信息引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依据公开制、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第四节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扩大“乡财县代管”。推进财源建设,强化财政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政制度。

  第五节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实行更加便捷有效的项目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税收、金融等密切配合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科学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有效的重大投资项目稽查制度、投资项目评价制度、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第六节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土地、矿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技术商品交易活动规则,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全省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维护全省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和正常秩序。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取消一切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整合、重组,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有效机制,推进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骗税等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鼓励企业拥有并用好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完善重要商品和城市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第七节 加强诚信建设

  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准则。提高政府公信度,在服务、决策、执行、监督等各方面规范行为,遵守信用,带动全社会打造江西诚信品牌。强化企业信用,加快金融、税务、工商、环保、质监、海关、社保、安全等部门同业征信系统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企业信用信息交换,构建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发布系统,依法披露信用信息。培育现代信用服务机构,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培育个人信用,加强公民诚信教育,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行为约束,使良好的个人信用成为建设诚信江西的基础。建立信用惩戒和激励机制,对失信单位和个人实行记录、警告、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的惩戒方式,对信用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策性鼓励和服务的便利。

  第七章 全面发展服务业

  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做强旅游业

  旅游业是我省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整合各类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高起点建设以名山、名湖、名城、名村为重点的精品旅游区,着力形成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瑞金、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南昌-樟树-仙女湖-宜春-萍乡四条精品旅游线。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加快实现红色旅游上水平、上规模,重点建设南昌、井冈山、瑞金、赣西、赣东北等红色旅游基地。突出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有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交融合一的生态旅游,进一步扩展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旅游规模,推进仙女湖、三爪仑、柘林湖、云居山、武功山、三百山、大觉山、瑶里等重点景区整体开发。

  着力理顺主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推进区内一体化管理。加快旅游企业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区域间旅游协作与联合,促进资源优化整合,积极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推进旅游业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游、住、行、食、购、娱”配套体系。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二节 做大商贸物流业

  以开拓城乡市场、支撑生产建设、扩大居民消费为重点,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规模大、集散能力强、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南昌、九江、赣州、鹰潭、宜春等区域性物流集聚中心。依托产业基地、商品主销区或集散地,努力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力强、服务功能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宗农产品流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推进工业企业分离物流业务,促进物流基本功能有机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营销方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增强城市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社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便民连锁店等方便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加快完善面向农村的小城镇商业网络,积极推进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第三节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快的有利时机,以居民住宅为重点,分层次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主导产业。以满足居民不同住房需求为目标,调整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围绕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规模。围绕美化人居环境,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品味较高、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和住宅区。围绕适应人流物流扩大趋势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的现代商务区建设。

  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完善二级市场,培育、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鼓励自住性购房,控制投资性购房,遏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城区整体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新区地块的房地产开发,注重提高建筑质量,改善综合品质,实施信用住宅、品牌小区和品牌企业工程。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

  第四节 繁荣发展金融业

  积极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加快地方股份制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法人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步伐,创造条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积极推动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成长壮大,形成全国性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机构互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加快金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赣落户,努力吸引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地方金融机构的构建和重组。推动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信贷、股票、债券、信托、票据等多种融资形式发展。积极依托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融资效益,大力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扶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努力做大江西板块。利用债券融资,积极稳妥发行企业债券、建设债券。发挥信托投资功能,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融资平台。发挥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辅助作用,鼓励保险业发展责任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医疗健康保险,鼓励开发保险新品种。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鼓励各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省市县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

  第五节 拓展新兴服务领域

  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围绕方便居民生活和增加就业,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婚丧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围绕激活农村市场,加快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发展,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消费环境,建立适应农村发展、农民生活需要的多层次服务体系。适应生产经营活动变化趋势,有序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公证、资产评估和信用担保服务,加快培育有较大潜力的战略策划、经纪代理、投资顾问、形象设计等专业服务。顺应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的趋势,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广告展示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强化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逐步形成客观、公正执业和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推进交通、电力、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一节 建设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能力。

  公路。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网通达深度,提升公路网等级,完善公路网结构。重点建设高速公路“三纵四横”主骨架、高速公路加密线和部分城市环城线。建成景婺黄(常)江西段、九江至瑞昌、景德镇至瑞金、武宁至吉安、吉安至临川、石城至泰和、瑞金至赣州、萍乡至上栗、南康至大余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吉安至莲花、赣州至崇义、瑞金至寻乌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九江至彭泽、德兴至上饶、上饶至分水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南昌、景德镇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九江、吉安、赣州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国、省道及县乡村公路改造和建设。到2010年,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一级公路1175公里、二级公路10600公里。实现设区市至各县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县至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乡至行政村基本通油路或水泥路。

  铁路。配合国家铁路规划建设,继续完善全省铁路网络,提高铁路技术等级。建成昌九城际轨道交通、向莆铁路、铜九铁路、井冈山铁路、赣韶铁路,完成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规划建设九景衢铁路,升级改造皖赣铁路,开展井冈山至衡阳铁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九江沿江产业基地、樟树盐化工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铁路联络线建设。升级改造铁路枢纽和运输站场。到2010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832公里以上,其中复线里程1670公里、电气化里程1662公里。

  水运。发展长江和鄱阳湖航运,加快形成以九江为龙头、以鄱阳湖水系航道为脉络的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水运网络。重点建设赣江、信江1000吨级航道水运主通道,推进袁河航运渠化工程,形成300-500吨级其它内河航道水运网。到2010年,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5716公里,其中三级航道599公里。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扩大吞吐能力,建设与长江多式联运相配套的港口体系,力争建设九江转港物流区及8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加快建设南昌主枢纽港以及吉安、峡江、樟树等重要港口。

  民航。加快完善机场设施,提高机场吞吐能力,形成全省完善的航空服务体系。扩建昌北国际机场,使之成为中型枢纽港。完成赣州黄金机场迁建和景德镇机场改扩建,规划建设赣东、赣西支线机场。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努力开辟昌北机场国际航线,利用井冈山、九江、景德镇、赣州四个支线机场大力发展旅游航线。

  第二节 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合理布局、保障安全,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

  煤炭。加强资源勘探,加大矿井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序开发新矿井。稳定萍乡、丰城、乐平三大煤炭基地产量,新建丰城石上井、乐平鸣西井、新余宜萍井和简家井等项目,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推广使用采煤新工艺,使原煤生产能力达到并稳定在2500万吨。加强省外煤炭调入,确保煤炭供应稳定安全。

  电力。优化电源结构,促进电源多元化,合理增加火电,有序开发水电,努力推进核电,积极发展风电,保持发电能力适度超前,到2010年新增电力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总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火电,重点建设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二期、瑞金电厂、分宜电厂扩建、井冈山电厂二期,积极推进新昌电厂新建、萍乡电厂扩建,加快景德镇电厂扩建、南昌燃气电厂、贵溪电厂以大代小工程、抚州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水电,重点推进万安、泰和水电梯级开发,新建洪屏抽水蓄能电厂;积极开发小水电。核电,力争开工建设江西核电一期工程2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风电,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在环鄱阳湖区建设10-20万千瓦风力发电站。

  电网。围绕配合电源点建设和满足电力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加强电网建设,提高输变电能力和水平。重点建设新余-南昌-鹰潭-抚州-新余中部500千伏环网,完成向全省各地辐射,力争实现与湖南株洲500千伏联网。新建500千伏输电线路1887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3429公里,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97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容量945万千伏安。加快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扩大农村电网改造面,促进各级电压网络协调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售供电水平。

  石油天然气。加快实施天然气入赣工程,解决中心城市清洁能源利用问题,力争2010年南昌、九江、景德镇等中心城市用上天然气。建设九江-南昌-樟树成品油管线,增强成品油供应能力。积极推进鄱阳湖油气资源勘探。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积极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节 建设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量力而行,以节约保护、综合利用水资源和确保防洪安全为重点,稳步推进水利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合理安排水利枢纽、重要堤防和分蓄洪区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利枢纽建设,强化调蓄能力,实施伦潭、山口岩等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建设峡江、浯溪口、四方井等水利枢纽,抓紧进行鄱阳湖控制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鄱阳湖区重要堤防、九江长江干堤建设,治理“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加强干堤加固、河道整治、尾闾疏浚,使五河干流重要堤防都能达到防御5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标准。加强城市和重点区域防洪工程建设,南昌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九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其他设防中心城市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继续实施鄱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加快泉港分洪区安全建设,完善箭江口、貊皮岭分洪道安全建设。完成省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通讯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逐步构建全省水资源总体配置网络和区域型供水配置网络,提高抗旱能力。加强城市供水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15-2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基本完成现有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加快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步伐,积极推进廖坊灌区工程。实施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开展好节水示范县市建设和推广工作。积极进行五大河流水权分配研究和实施准备。实行严格的地下水开采和保护政策,对地下水超采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第四节 加快信息化进程

  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率。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加速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发挥多方面积极性,建设技术先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管理规范的现代信息基础工程。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完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加快宽带信息网向企业、家庭以及学校等公共部门延伸。推动通信网络升级换代和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工程,基本实现网络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电视网,逐步实现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增强信息交换和互联网接入功能。继续提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扩展服务覆盖面,拓宽信息内容业务,完善信息服务产业链。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密码技术应用,完善以数字证书认证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体系,推行计算机系统等级保护。加强全省网络监控系统、通信应急指挥系统、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加快政务信息化。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立足为民、注重实效,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和服务水平提高。完善全省政务信息网,全面建立县以上政府部门门户网站,提高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便民服务水平。以全省政务信息网络为依托,整合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应用系统,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系统建设。重点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以及人口管理、法人单位、空间地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积极有序推进金字系列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外网、专网江西分中心,实现我省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加快企业信息化。推进电子商务开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推广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发展以电子商务为纽带的现代化物流业。开展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推广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银行卡产业。大力推进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力争100%的大型企业和50%以上中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流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营销商务电子化。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化。推进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推进社区信息化,在中心城市开展电子社区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户籍、治安、物业等社区管理信息化,推进劳动就业、生活救助等社区服务信息化。建成全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各项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实现资金收缴、发放及相关业务信息化。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加快建立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通讯系统,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信息监测,提高安全生产的预警与急救能力。

  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以多种传媒网络与多终端为基础,建设覆盖农村的信息网络。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基本实现全省自然村通电话。扩大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推进宽带进乡入村。整合涉农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设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和灾情预报服务水平,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第九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

  创业富民战略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切实把科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教育的优先发展培育造就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全民创业。

  第一节 加速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重点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科技整体水平,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大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支持科研院所深化改革,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研发基地。在信息资源、实验检测等共性领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重点科技基地工程、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科学数据共享和科技信息中心、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中心。在具有优势的关键性领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中药现代化、稀土开发利用、发光材料、食品工程、陶瓷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大力支持省部共建景德镇陶瓷科技城。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军民融合,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重点扩大风险投资规模,促进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风险投资机制,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评估制度和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国有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效率。完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更有力地支持科技创新。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人口科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高效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态安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优先主题攻关。实施粮食丰产、半导体照明、新型功能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生态安全等重大科技专项。发挥比较优势,在中药现代化、半导体照明、稀土开发应用、陶瓷及有机硅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优势领域抢占技术标准制高点。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园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使科技园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支持江西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江西)、浙大中凯科技园建设,提高南昌大学科技园、江西师大科技园运作水平。完善政府创新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农业良种良法推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对口帮扶、农村科技特派员等活动。鼓励和支持技术经纪、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面向基层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技术交易、技术培训和技术普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第二节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与创新创业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重视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更新农村中小学课桌椅,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改造的长效机制。逐步消化乡村办学债务,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改善住宿条件,解决学生饮水、学校厕所及体育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电视教学系统,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城市义务教育要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改造薄弱学校,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并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发挥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教育专项建设计划,实施示范工程,建设100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20所重点高级技校、5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建设100个职业教育实验实习培训基地和100个重点专业,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提高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办学规模达到18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达到90万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办学规模达到100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达到60万人。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建设若干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工程中心,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实施南昌大学省部共建和“211工程”。创造条件建设研究型大学1所,教学研究型大学11所,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18所左右,专业结构合理的高职高专院校50所左右。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放宽非义务教育的准入条件,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加强民办教育管理,积极探索民办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使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重明显上升。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积极推进以聘任制为基础的教师任用制度。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执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水平,制定鼓励优秀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的政策。加快招生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第三节 构筑人才高地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人才集聚工程、人才开发工程和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加快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到2010年五类人才总量达到330万人,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人才比较优势。党政人才,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具备领导科学、行政科学、经济管理和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力争9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有战略眼光、市场驾驭能力强的企业家和熟悉市场竞争规则、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力争达到2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养科技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兼备经营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力争达到170万人。高技能人才,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以上的技能型人才,力争达到5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技术人员、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的培养,力争达到65万人。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力争培养若干名两院院士、100名国内外有影响的高级专家。

  加强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推进引进人才的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人才成就事业的物质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平台,扩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数量,推进中国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建设引智示范基地,力争每年柔性引进1000名外国高级专家。从促进事业发展、提高生活待遇、提供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

  完善用人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高级人才的信息管理,积极完善人事代理制度。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选拔领导干部,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办法,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人才市场网络体系,高水准建设中国江西人才市场,大力发展区域性人才市场、专业性人才市场和县级人才市场,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和农村人才市场,发展网上人才市场。

  第四节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把推动全民创业作为加快富民兴赣、实现江西崛起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和谐创业的良好氛围,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充分发掘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业内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业有功、合法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大力培育吃苦耐劳、诚信至上、尊重规则的商业精神。加强创业宣传,在大中专院校开设创业课程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开设创业宣传阵地。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图书、报刊等多种传媒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思创业、谋创业、敢创业、善创业、发愤创业的文化氛围。

  激活创业主体。大力发展本土创业队伍,鼓励支持社会各阶层、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二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以创办企业、合资入股、知识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为切入点的本土创业队伍。鼓励城镇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鼓励科技人才以技术、科研成果入股民营企业。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拓展业务,进行二次创业。积极吸引外来人员创业,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吸引省外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赣创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形成外来创业和本土创业良性互动的局面。着力教育激励各级干部立足本职、胸怀大志,精心谋事、专心干事,在组织、领导、服务全民创业的实践中创出一番事业。

  拓宽创业领域。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和创业者进入工业领域,开发新产品、开辟新产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农村创业新领域。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投资和有志者在参与物流、传媒、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中实现创业。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着力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大力培育创业载体,依托各地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创业社区、创业园区。把创新与创业结合起来,以创新提升创业水平,以创业实现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优化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营造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强化各级政府在政策支持、信息引导、提供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劳动用工、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加快完善以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资金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优化创业融资环境,重点加强对中小创业企业和新兴领域创业的信贷扶持,加快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步伐。加强政府对创业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创业基地和公共实训体系建设,促进创业培训与再就业培训、农民职业转换培训有机结合。鼓励创业者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对进入各地统一招投标中心参与招投标活动的投资创业者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创业者的权益,鼓励和支持创业者合法致富。

  第十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设绿色生态江西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节约和全面环保意识,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江西。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对资源消耗型项目实行省级集中核准。

  加强节能。严格高能耗行业的准入标准,限制高能耗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推广先进的节能监控技术和能源计量检测,实现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加强节水。推进工业生产中水回用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推进城市节水,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控制在20%以下,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以上。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调整水资源费标准,合理调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加强节材。实施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消费品,在吃、住、行和公务活动各方面厉行节约,控制产品过度包装。严格控制木材消耗型加工项目。

  加强节地。建立和实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用地。在开发建设中推进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推行节地型的住宅区、公共活动区和生产经营区。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推进工矿区和居民点废弃土地复垦和利用。大力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整治乱葬乱埋。严格限制毁地烧砖,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资源以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促进伴生矿、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推进煤矸石、煤矿瓦斯有效利用,逐步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尾矿利用项目和煤层气利用工程。推广洁净煤技术,在主要产煤区域兴建一批洗煤厂,提高原煤入洗率。提高粉煤灰、煤泥利用率,使其在建材领域更广应用。建立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纸张、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的回收网络,发展旧货市场,推进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强余热利用,推进工业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建设余热回收装置,与厂区、生活区供热相结合。推进木材代用工程,加快农业秸秆、林业“三剩物”向建材转化。实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的税收政策。

  加快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着力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取得明显成效。钢铁工业,重点提高铁素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循环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改进生产模式。有色金属工业,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冶炼回收率,充分利用铜精矿中的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提高矿山的金属回收率,提高转炉渣选矿能力,增强回收有色金属能力。化工,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生产链,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推进化工废渣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开展重点城市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力争每个设区市建设1个以上的生态工业园。

  积极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普及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生产模式,推广猪珠共养、鸭珠共养、稻鸭共栖、鸭基鱼塘等生态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三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继续实施山江湖工程,把治山、治江、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促进人水和谐、人地和谐。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重点实施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等生态保护工程。

  加强林业建设。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净增森林面积750万亩。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保护和恢复森林系统生态功能。以生态公益林为重点强化森林资源保护,逐步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加强天然阔叶次生林封育,大力营造人工阔叶林。大力发展平原林业,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在重点农田区发展防护林。坚持林业采伐量小于生长量,加快工业原料基地建设,依托大中型林产加工企业发展工业原料林,做到竹木原料基本自给,实现林纸、林板、林浆一体化经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在交通干线两侧发展风景林。继续实施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

  加强水土治理。进一步强化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防风固沙区、渔业水域等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建设,在五大河流源头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推进重点流域控制工程、河道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防止水土流失面积1400万亩。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珍稀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规范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采集、收集、驯养、繁殖、科研、进出口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种涉及生物物种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止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保护生态安全。

  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建立生态利益共享和生态环境破坏经济赔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国际碳汇贸易,引进外资投资造林。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推行清洁生产、清洁建设、清洁消费,从源头控制污染源总数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空气质量、水质断面自动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测,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严重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地区,着力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放许可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对各级领导实行环境质量一票否决制。

  做好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和综合利用,创造条件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安全处置医疗垃圾、放射性废物和危险废弃物。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行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加强水环境保护,突出做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严格工业废水处理和排放管理,逐步实现城市雨污分流,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利用率。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五大水系市界断面、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保障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到水环境目标要求。加强血吸虫病地区的水环境治理。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强化废气处理。推进各类燃料、汽车尾气的环保处理,强制推行洁净煤燃烧技术,强制燃煤电厂脱硫,强制实行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整治锅炉及餐饮油烟污染。推行建筑工程领域无尘化、无害化管理。加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商业街区和交通的噪声控制和治理,合理调整工业区与生活区等其他区域的空间布局。

  第十一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考虑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营造人民群众气顺心齐的良好氛围,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切实推进和谐平安江西建设。

  第一节 着力扩大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和就业促进体系。加快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长点。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责,实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及社会保险补贴等多项扶持措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就业工作机制,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培训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跨省劳务输出水平。支持并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机构。加强对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发展订单教育。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规范企业用工和职业介绍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节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最低工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资分配调控体系。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督,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提高统筹层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基金制度,完善省级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推动企业年金发展。加快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困难企业和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工伤保险政策标准体系,形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预防机制,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完善老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积极推进多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活动制度化,切实落实面向老年人的优待政策,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发展老年产业。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切实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妇女平等获得就业、就学、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儿童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第四节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卫生监督综合网络和卫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医疗专业队伍和医疗设施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提高中医服务能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强化卫生行业监管,提高医疗质量,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控制医疗和药品价格,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建成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期工程,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规范发展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

  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奖励、优惠、保障、扶助”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规范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实施出生性别比干预工程,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大力推进优生优育,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努力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等对出生人口健康的影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五节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展文化事业,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健全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公益设施,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积极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古遗址、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公益性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建成江西艺术中心和井冈山一号工程。

  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扶持体现江西地域特色和较高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扩大江西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办好江西艺术节、陶瓷艺术节、傩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江西出版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改革发展。积极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影视、演艺制作等文化中介机构。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民族气派、江西特色的各门类艺术精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发展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第六节 激发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江西、爱家乡,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新时期江西人新形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正面引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第七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政议政,保障人民群众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和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的积极作用,为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献计出力。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台工作和侨务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沟通机制,引导各阶层、各群体人员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行使民主权力,维护合法权益。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权威。

  第八节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改革和发展中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切实做好信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们和睦相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构建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完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儿童的管理和救助制度。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人民防空能力建设。提高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急救援机制。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保障公共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责任追究,健全高效运作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建成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大消防监管力度,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完善火灾隐患排查、挂牌督办和整改责任制,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等监管,完善监管体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环境安全监测、监管工作,建立环境安全应急防范处理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造成环境影响的处置能力。加强地质勘探和基础测绘工作,完善气象、水文、地震等预警预报体系,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防御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二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保障“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政府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依靠各级干部和全省人民,从制度、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任务顺利完成。加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财税、统计监测和干部考核等方面的配合,为规划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省直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纲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各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本地规划及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本规划纲要的要求。对于政府职责内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尽心尽职,确保完成。对于由市场推进的规划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促进规划目标实现。加强政策和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制定的政策措施与规划要求相一致。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划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工具,合理引导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第二节 加强统筹协调

  健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各级规划互相衔接的科学的规划体系。加强各类及各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保证规划的目标方向一致、任务措施落实。加强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在制定和实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结合实际,按年度分解和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所担负的中长期发展任务,制定年度具体措施,切实组织落实。

  第三节 加强重大项目实施

  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的研究、调度和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落实项目实施主体,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有不同的主体来运作。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积极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竞争性的产业项目,企业为实施主体,政府提供服务。要精心抓好项目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第四节 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组织规划实施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跟踪,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价格总体水平等宏观目标的监测预警。要自觉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注意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评估,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本规划时,应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2006年3月1日


来源: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