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9021678/2017-10131 发文机关: 省扶贫和移民办 文??????号: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扶贫简报 成文日期: 2017-08-09
标??? ???题:

脱贫攻坚交流情况[2017]第8期

有??效??性:
标??? ???题:

脱贫攻坚交流情况[2017]第8期

脱贫攻坚交流情况[2017]第8期

  江西扶贫和移民工作简报

  (脱贫攻坚情况交流)

  第8期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2017年7月24日

  ▔▔▔▔▔▔▔▔▔▔▔▔▔▔▔▔▔▔▔▔▔▔▔▔

    

    编者按:产业精准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省委办公厅调研组根据我省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深入渝水区下村镇,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开展蘑菇产业精准扶贫“四个注重”的成功经验,即:在产业扶贫中注重找准带动力强、带动面广的产业项目,注重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把扶持贫困户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调研组总结提炼的经验,对于各地拓展产业扶贫全覆盖工程推进思路、提升产业扶贫精准施策水平很有启发。为此,特将省委办公厅调研组调研总结的经验予以刊发,望各地在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

    

    

    

    让有生产意愿的贫困群众都能脱贫致富

    ——渝水区下村镇发展蘑菇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解决产业扶贫不落地、扶贫扶志两张皮、人穷村也穷、产业发展难持续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以“绣花”功夫找准病灶、靶向治疗。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着力发挥产业扶贫的引领作用,根据禀赋条件、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扶贫困群众发展蘑菇产业,建立益贫带贫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与获得感,提升产业扶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让“无力脱贫、无业可扶”困难群众稳定脱贫、长期致富,初步走出了一条蘑菇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选准项目,破解产业扶贫落地难

    塘里村是渝水区下村镇袁家村委的一个贫困小山村,产业发展尤其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留守在家的村民大部分年龄偏大,主要以种田为生,眼界不宽、思路不活、技能不强,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村民们心里盼望实现的梦想。

    2015年,该村在沿海闯荡的青年付小华返乡创业,以哥哥办的蘑菇小企业为起点,成立了新余市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设计年生产菌棒1500万根、年产鲜香菇1.35万吨,年产值1.5亿元。公司董事长付小华懂管理、善经营、吃得苦,基地建成后,很快就产销两旺,逐步做大做强。

    渝水区委书记何慕良介绍说,食用菌栽培是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帮扶精准、效益快速和成果可持续的三大特点,区里认为渝水区有发展蘑菇产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整合交通、涉农等扶贫资金500万元,帮企业修通了进出运输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协助企业流转了2300多亩土地,化解企业建设过程中矛盾纠纷数10起,帮助代办手续证件,助推企业发展壮大。顺势而为融入产业扶贫,积极引导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吸纳贫困户参与企业生产,支持当地实施产业扶贫计划,让有生产意愿的贫困群众都能脱贫致富。

    今年5月,在区里的统一指导下,欣欣荣蘑菇基地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在下村镇全镇建立了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在镇里的支持帮助下,公司以600元/亩的市场价格租用了农户的土地,很快完成了70000平方米香菇大棚搭建。目前,公司与下村镇18个村委432户、1076人贫困人口签订食用菌保护价收购协议。近2年来,欣欣荣公司为村民提供了18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有18人,年人均增收8000多元。

    激发动力,破解特殊群体脱贫难

    “我自小得了麻痹症,行动不便,种不了田,外出打工也没人要。欣欣荣基地成立后,村里介绍我来基地,专门给菌棒套袋子,这个工作我能做得了,做的比其别人还好,不仅一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而且心情也舒畅多了。”残疾人贫困户付春平激动的说。

    付小华介绍说:像付春平这样的贫困户在公司做事的有不少,根据农户的劳动力情况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拌料的、有装袋的、有采香菇的,当然,每个岗位的工资也不同,高的有3000元,低的也有1500元,大家在一起做事,也会相互比较,看谁做的更好、赚的更多。比如:公司有6个装菌棒袋的岗位,按装一个袋2分钱计件,平均每人每小时能装600个袋子,鼓励多劳多得。公司毕竟是企业,在提供扶贫岗位的同时,会注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公司还流转了农户的土地,在流转的土地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12亩耕地,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该镇下村村委霞泉农民合作社成员何小莲,从小患有残疾,腿脚不便,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念大学的女儿和一个生病的儿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每天到欣欣荣基地做事,能领到60元的工钱,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同样高兴的还有在欣欣荣基地务工的老年人彭田螺,“像我这样的老人家,以前就是守在家里种点田,日子过得没盼头,现在在欣欣荣基地做点工,不仅有收入,还能有伴聊天”,老人家高兴的说。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必须强化主体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区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凯介绍:像下村镇袁家村有贫困户9户26人,每户每一个人情况都不同,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残致贫、还有的因难就业致贫,给钱给物虽能解一时之困,但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他们自我奋斗的意志和主动脱贫的意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把扶不了的带起来、把带不了的保起来。对那些有创业就业能力的,通过发放扶贫贷款、教育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及公益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自我发展。

    生态高效,破解传统农业盈利难

    除了种植香菇,欣欣荣公司还利用废弃香菇菌棒,作为有机肥料种植有机蔬菜,在把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不仅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还为当地发展循环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欣欣荣香菇生产车间,几名工人正在将一捆捆秸秆装入机械进行粉碎,另一个车间里,三四名工人也正忙得热火朝天,拌料、装料、消毒、接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调配食用菌培养料。付小华指着包好的基础香菇菌棒说,这些都是用木屑、秸秆等农作物废料为原料,经过粉碎、发酵生产的,原材料成本低;香菇生长过程中,既不需要打农药、也不需要施化肥,管理成本低;生长出的香菇绿色环保,检测品质非常好,十分畅销,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批发价格都在6元左右,附加值较高。

    香菇长出后,这些废弃菌棒捣碎后可作为有机肥,用来培植有机蔬菜,种植花卉苗木;或者将废弃菌棒经过生物发酵工艺处理,制成动物饲料,用来饲养猪、牛、羊等,可代替30%的精饲料。“这是一个生态循环产业链,种植香菇实现了种植弃物的再利用,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只有把产业做大了,才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付小华说,现在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一方面源于产品的绿色生态,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得益于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在菌棒配置过程中,不仅能降成本还可以增产量。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公司将延伸产业链,在食用菌深加工方面进行拓展,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当鲜香菇市场波动的时候,可对香菇进行深加工,加工成干香菇、香菇酱、香菇饼干等产品,并依托产业大力发展香菇采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目前,欣欣荣公司在广州、长沙、南昌、萍乡、宜春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销售集散中心,公司集冷藏、包装、运输一体化,产品远销至上海、青岛和深圳等沿海特大城市。2016年,公司生产菌棒5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预计2017年生产菌棒1000万只,可望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

    合作共赢,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

    产业扶贫怎么合作?如何让贫困户有收益、村集体有收入、企业有利润,实现多方共赢,解决人穷村也穷、空壳村问题?下村镇以村委为单位成立了18个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整合贫困户3000元/人的政府产业扶贫资金和5万元/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资金,搭建香菇种植大棚。全镇在欣欣荣公司香菇基地附近集中选址、集中流转、集中管理,每个合作社至少有10个大棚。欣欣荣公司实行三统一:统一提供培育好的香菇菌棒、统一后期培育技术指导、统一以协议价收购产品。

    付小华算了一笔账:“每个高标准大棚建设资金1万元,每个大棚最少可放置6000根菌棒,每根菌棒保底可产香菇1.8斤左右,公司按3.5元/斤协议价全部收购,即每个大棚可产生37800元收益。扣除菌棒成本、租地费、管理费,每个大棚的纯利润超过8000元。”同时,为了降低合作社风险,公司先期免费提供菌棒,待公司收购香菇时,合作社用1斤香菇抵扣菌棒成本。

    下村镇党委书记胡永根高兴地说:欣欣荣香菇基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第一方是贫困户,每个贫困户入股了3000元,保守估计,一年能分得2400元的分红,解决了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第二方是村集体,每个村委入股了5万元,一年也能增加4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难题;第三方是普通农户,也可以自愿参加合作社,按入股资金分红,解决了普通农户想参与的问题;第四方是企业,产业扶贫资金放到企业,既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又释放了企业的产能,扩大生产规模。

  同时,为确保产业扶贫效果,镇里和公司仔细反复核算收支成本,分析近年来香菇市场行情,确定了3.5元的公司协议收购价,合作社不得自行销售。这一方面考虑了贫困户的分红收益,另一方面考虑的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只有企业平稳持续盈利,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渝水区下村镇蘑菇产业扶贫,有效实现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看似“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四个注重”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有效性:注重找准带动力强、带动面广的产业项目,有效解决产业扶贫不落地问题;注意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问题;注重把扶持贫困户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有效解决村组织一穷二白、无钱办事问题;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问题。

  此外,渝水区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一乡一业”产业扶贫,在全区形成了像界水乡依托都康有机蔬菜基地发展有机蔬菜产业,姚圩镇、人和乡分别依托力上果园和蒙山果业公司发展新余蜜桔产业,罗坊镇依托湖藕发展莲藕产业,南安乡依托新安苗木公司发展高产油茶产业,良山镇依托新余碧水新材料有限公司形成工业企业扶贫模式,形成了一乡一个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扶贫良好格局。

来源:省扶贫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