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10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设区市、赣江新区、省直管县(市)商务主管部门,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江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经第5次厅党组(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商务厅

2021年6月7日

江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基本原则  

第五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构建商务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二节  积极构建商务经济生态圈    

第三章  建设高效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第一节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第二节  完善商贸流通市场    

第三节  壮大商贸流通主体    

第四节  提高商贸流通效率    

第四章  推动高水平江西内陆双向开放     

第一节  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第二节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    

第三节  推动外经合作转型升级 

第四节  建设口岸集疏运体系  

第五节  加快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第五章  打造高能级商务发展平台    

第一节  创建试点示范平台    

第二节  提升产业承接平台    

第三节  完善贸易促进平台    

第四节  做强合作交流平台    

第六章  培育高质量商务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培育新型消费   

第二节  发展外贸新业态 

第三节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第七章  筑牢服务保障体系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推进商务领域改革    

第三节  加强政策配套保障    

第四节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节  提升商务治理效能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纲要,根据《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促进全省商务发展的重要指南,是全省各级商务部门履职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商务系统必须进一步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明确新目标,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纲,坚持系统观念、融合思维,强化担当实干,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商务贡献。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全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商务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全省商务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栏1: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2020年

预期值

年均增长(%)

2020年

完成值

年均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700

10.5

10371.8

12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40

8

146

9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亿元)

8500

10

8751.6

10.8

进出口总额(亿元)

3000

3

4010.1

8.8

出口额(亿元)

2300

3

2920.4

7.3

进口额(亿元)

700

3

1089.7

13.5

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亿美元)

56

10

40.6

3

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保持稳定增长

——商务经济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885.5亿元增加到10371.8亿元,增长1.1倍。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38.4亿元增加到4010.1亿元,增长51.9%。实际利用外资从94.7亿美元增加到146亿美元,增长54%。利用省外项目资金从5232.2亿元增加8751.6亿元,增长67.2%。境外企业资产总额从44.8亿美元增加到111.1亿美元,增长110.1%。

——商务发展基础和条件不断夯实。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提升,认定省级商业特色街区11个,推动形成重点物流产业集群5个,新建改造物流园区20个,新建大型仓储设施35个,改造提升城乡农贸市场1036个。开放平台体系趋于完善,新增综合保税区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2个、国家临时开放口岸2个、功能性口岸7个,昌北机场“一货站三中心”建成运营,开通了20多条中欧(中亚)班列线路,铁海联运线路增至5条,沿长珠闽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全部打通。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申报率达100%,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整体通关时间压缩约40%。特别是我省获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商务经济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以消费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全省GDP占比达到48.1%,比“十二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招商引进的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成为扩大投资的主渠道。全省外贸依存度达15.6%,外贸主体总量达到2.7万个、增长87%,外贸进出口成为保主体、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激烈复杂,全球疫情影响深远,国内外环境发展深刻复杂变化。

(一)机遇与优势

融入国际大循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组织)成功签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VR等新技术,新零售、智慧政府、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这为我省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参与国际合作和亚太区域产业链重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供重大机遇。

国内大循环主导下江西发展空间广阔。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国内大循环经济格局中,江西区位优势日益明显,特别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赣江新区等国家平台为发展赋能,为我省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双向开放、贸易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二)困难与挑战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商务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长期化、复杂化特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跨境贸易投资萎缩,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本土化深刻调整,稳外资稳外贸难度加大。

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特征,我省商务发展面临更多竞争与挑战。国内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省消费增长基础尚不稳固,消费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比较优势日益弱化。特别是营商环境有待持续改善,在人才、融资供给、政策集成能力、服务理念和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构建商务发展新格局、建设高效率流通体系、推动高水平开放、打造高能级平台、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商务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切实转变商务发展方式,转换商务发展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商务发展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商务服务民生能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商贸流通业,实现开放富省、商贸富民。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开放提升战略抉择,以高水平开放促深层次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大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商务工作全局与局部、当前与未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实现商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商务经济跨界融合,推动内外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三外大融合,着力构建商务经济生态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五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构建高效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兴消费动能不断壮大,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

——推动高水平江西内陆双向开放迈出新步伐。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双向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5020”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通道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

——打造高能级商务发展平台得到新提升。高能级开放平台量质齐升,平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平台效能持续扩大,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专栏2:“十四五”时期全省商务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平均增长(%)

属性

国内

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371.8

15000

8左右

预期性

网络零售额

(亿元)

1582.5

3000

18左右

预期性

招商

引资

利用外资

(亿美元)

146

195

6左右

预期性

利用省外资金

(亿元)

8751.6

12800

8左右

预期性

对外

贸易

进出口总额

(亿元)

4010.1

5120

5左右

预期性

出口总额(亿元)

2920.4

3750

5左右

预期性

进口总额(亿元)

1089.7

1370

4.5左右

预期性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亿美元)

40.6

平稳有序发展

预期性

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

8.7

预期性

口岸

发展

口岸货运量

(万吨)

684.6

1000

10

预期性

出入境人员

(万人次)

11

200

10以上

预期性








展望2035年,江西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商务经济总量和质量将迈上新的台阶,对外开放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营商环境进入全国一流水平行列。


第二章  构建商务发展新格局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主抓手,突出扩大内需和开放合作,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节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畅通国内大循环。深度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开放优势,加强区域联动,拓展合作领域,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市场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平台对接、通道对接,促进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形成强大区域市场。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一带一路”为主线,以重点国家为节点,构建以日韩、澳大利亚为重点辐射东亚、大洋洲的紧密联系层,以美国、德国为重点辐射美洲、欧盟国家的全面合作层,形成以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加纳为重点辐射非洲,以俄罗斯为重点辐射中东欧和中亚地区,以印度为重点辐射南亚国家的巩固提升层,大力推进国际物流畅通,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国际产能合作新机制,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打造向东、向东、再向东国际开放空间格局。充分利用RCEP、CAI等多双边经贸协定,强化与RCEP成员国、欧盟经贸合作,推动产业项目对接、贸易投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二节  积极构建商务经济生态圈

推动贸易与双向投资有机互动。以利用外资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恳谈会、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等经贸活动平台,突出招商功能,加快引进外向型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夯实外贸基础,带动外经发展。以对外贸易为渠道,充分发挥进出口企业信息广、渠道多的优势,积极开展以贸招商,以优质出口产品宣传江西,吸引投资。以走出去为媒介,围绕我省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境外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推动大规模走出去,实现外经带动设备和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出口上规模上水平。鼓励省内企业与境外投资者开展股权投资,开展境外并购后返程投资,实现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有机结合。

深入推动国际与国内贸易一体化发展。聚焦农产品流通、消费品流通、跨境电商等主要领域,探索以标准化建设带动内外贸相关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推出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出口产品转内销线上平台,开展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六进”活动,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多渠道搭建内销平台,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推动口岸与贸易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功能性口岸,在“口岸货运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之间形成供应链,推动现有特殊商品进境指定口岸常态化运营,将综合保税区的物流支撑和产业拉动作用发挥到最大,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


第三章  建设高效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基本形成消费升级、市场扩容、流通高效的现代化区域消费大市场。

第一节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优化商品供给。扩大优质进口商品消费,加快进境免税店、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建设。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家装消费。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做大赣菜品牌,做强会展经济,繁荣夜间经济,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推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促消费活动,释放消费潜力,加速消费回暖。

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鼓励实体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体验馆,进一步丰富娱乐、影院、健身、美容美体、健康美食等体验式消费。推进实体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开展进口商品采购供应链合作,推进物流企业集约发展,提高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提升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扩大农村消费。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有效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和揽件,积极发展统仓共配。

第二节  完善商贸流通市场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支持南昌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打造一批新零售标杆城市,促进中高端消费集聚。推动商业街区改造提升,进一步扩大示范试点范围,建设一批省级示范街区和夜经济街区,培育网红打卡新地标。

推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引导商品市场整合生产、销售、金融、物流等资源和需求,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指导商品市场加强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和融合创新。推动商品市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省级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力争获批全国商品市场示范基地。

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打造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完善菜市场、便利店等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商业中心,提高社区商业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保障内贸流通稳定运行,完善市场应急机制,健全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体系。健全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商务信用体系。

提升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的商贸中心。加强到村物流站点建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建设,引导生鲜电商、物流等企业建设前置仓、分拨仓,配备清洗、分拣、烘干、包装、冷藏和低温配送等设备设施。

第三节  壮大商贸流通主体

大力引进现代流通龙头企业。引进国际知名流通企业,在省内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锁门店等,推动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地引进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品牌企业,以及国内外酒店管理公司、知名连锁品牌酒店。

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线上线下互动、国内国际联动、城乡相互促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力的现代流通企业。鼓励和支持本省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实现资本化扩张。在零售、批发、餐饮、物流、酒店、电商等领域,重点培育具有区域引领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指导帮助商贸企业申办进口资质,培育一批消费品进口商。

加快现代流通企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营销、物流和服务网络,推动我省更多优质商品通过海外营销网络走向世界。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国内营销渠道,开拓国内市场。重点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

第四节  提高商贸流通效率

优化城乡流通网络。深化商贸物流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打造南昌向塘、赣州南康、九江水运、上饶等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全面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补齐县级物流中心短板,完善乡村物流网络,加密乡村物流站点。

提升物流智慧化水平。全面推动物流行业数字转型,深入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提升商贸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开展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出台标准托盘、周转箱(筐)、冷链物流、物流园区等地方标准并推广。

提高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为抓手,引导传统流通向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推动省内大型批发、零售、物流企业发挥在各自流通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生产、流通和服务高度融合的现代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跨界融合的供应链生态圈。积极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专栏3:商贸流通重点工程

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在全省打造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浓厚、街区环境优美、供给质量高效、街区管理完善、基础设备完备、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商业街区。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在现有商业街区中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商业街区进行重点改造提升,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整体提升,重点培育打造8条左右省级示范商业街区。

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工程:升级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易环境,提升拓展商品市场平台整合能力、品牌孵化能力、产销衔接能力,引导商品市场业态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省级商品市场示范基地。

现代流通主体培育工程:聚焦零售、批发、餐饮、物流、酒店、电商等领域,重点培育具有区域引领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200家。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重点商贸园区(中心)30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120家,推动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商贸物流智能化水平。


第四章  推动高水平江西内陆双向开放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空间上向沿海与沿边开放同步进行,在形式上高水平引进来与全方位走出去有机互动,在内涵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协调推进,着力推进外资、外贸、外经高水平发展,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立体式、多循环、高水平开放大格局。

第一节  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扩大投资开放领域。加快推进金融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开放,支持外资和民间资本更多投向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教育、旅游、文化等重点领域,引导外资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外投资管理机制,定期发布有关政策及国外投资环境、市场需求、项目合作、风险预警等信息。完善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政银企金融协作、多部门联席会议和协调推进、省市联动等机制。

开展“5020”项目攻坚行动。紧盯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以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创新型领军企业等为重点,聚焦境内外500强、央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100强等龙头企业,持续开展“三企入赣”“三百工程”,引进一批颠覆性和引领性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和后劲巨大的企业来赣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以及高端服务业引进一批“5020”大项目、好项目,筛选引进一批独角兽潜力项目,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进产业链招商。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围绕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4个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链条、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引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成建制引进整体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建链延链。坚持融合补链,大力引进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优质企业,加快引进VR、移动物联网等数字产业重点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立足科技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价值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者、优势领域领跑者、新兴前沿开拓者,加快招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创新资源,增强产业链科技创新驱动力。

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注重以情招商,深入实施“三请三回”行动计划,有效发挥我省赣商赣才独特优势,主动服务,靠前对接,全力办好世界赣商大会,促进赣商资本、技术、人才回归,广泛邀请乡友、校友、战友来赣访问考察,加强与境内外重点商协会、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联系。注重以商招商,通过优势企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导优势企业与外企、央企、民企实现对点招商、合作经营。注重驻点招商,充分发挥各类委托招商引才中心作用,建立联合委托招商模式。注重专业招商,加强省级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注重大数据招商,开发建立招商引资企业库、项目库、机构库、载体库和全球招商地图等“四库一图”,夯实信息化招商工作基础。做好高质量“双招双引”。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优秀科研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抢占争夺人才制高点,带动引进创新型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推动项目落地。强化项目落地帮扶机制,实行重大项目洽谈、签约、注册、进资、开工、投产全过程全周期服务。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奖励机制,建立台账,实施月调度、季通报、不定期核查,促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专栏4:招商引资五大行动计划

“5020”重大产业项目行动计划:制定项目准入和退出实施细则,完善认定办法,对入库项目实行滚动式动态管理,力争每年引进“5020”重大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推进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请三回”行动计划:持续开展“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活动,搭建好项目引进和资智回赣平台,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凝聚一批赣籍的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推动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企入赣”行动计划:开展“民企入赣”“央企入赣”“外企入赣”活动,邀请目标企业来赣投资考察,深入洽谈合作。开展“访外企促增资”活动,鼓励已落户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三百工程”行动计划:全省每年走访100家以上“三个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签约100个以上重大项目、开工100个以上重大项目,以招大引强带动大投资、撬动大发展。

“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全省14个重点产业链和“2+6+N”产业,厘清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和目标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吸引上下供应链企业集聚,各设区市力争每年引进3-5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龙头项目、10-15个投资额亿元以上配套项目。

第二节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

深化外贸领域制度、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外贸发展新动能,有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不断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推动“赣货赣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组织千家企业拓市场工程,精心开展万企双线对接活动,用好江西数字外贸服务平台,办好系列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促进线上推广、线上洽谈、线上成交。鼓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完善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合作、自建等方式建立境外分支机构、零售网点、批发中心、售后维修网点、海外仓等境外营销服务网点。精心培育市场主体。突出“育龙头”,引进企业总部、外贸供应链企业、出口型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进外贸新业态“产业链”发展。着力“扶小微”,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在电子信息、服装鞋帽等行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外贸企业。推进“创品牌”,开展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出口品牌企业认定工作,力争全省出口品牌企业突破100家。

促进“优进优出”。优化出口结构。扩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着力提高纺织服装、家具、医疗物资、眼镜、茶叶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巩固国际市场份额。积极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出口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自营产品出口占比。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出台进口奖励政策,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扩大紧缺物资、优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优化市场结构。主动适应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引导企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欧美高端市场,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强化与东盟、俄罗斯、拉美、非洲、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贸易往来。

加快“产贸融合”。实施贸易产业融合计划。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规则创新,进一步丰富外贸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新认定一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争取获批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提升外贸创新发展动能,通过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进出口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作用,积极探索维修、再制造、检测等加工贸易新业态。

第三节  推动外经合作转型升级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服务平台,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推动江西优势产业“走出去”。

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完善对外投资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打造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并购境外优质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有序推动传统优势产能向东南亚转移,拓展与日韩电子信息等领域合作,加强与欧洲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等领域合作。大力支持我省文化、教育、旅游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实物投资、股权置换、联合投资、特许经营,探索小比例投资、初创企业投资、设立联和基金、研发合作等方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合作模式。推动集群式、跨国并购、产业链、“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走出去。

促进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打造江西建设品牌。加强对标意识,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企业海外经营业绩和综合竞争力,打造以高质量、可持续、绿色环保等为核心内涵的“江西建设”品牌。开拓对外承包市场。围绕“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推进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合作。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巩固提升与非洲国家合作。务实推进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合作。创新对外承包方式。鼓励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等多种方式实施项目,逐步提高“建营一体化”“投建营一体化”等业务模式占比,提升江西承包工程企业产业链参与度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实施对外承包可持续发展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工作,增强合规管理能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验收质量和环保标准,推进绿色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提升对外劳务合作质量效益。提升外派劳务人员技能水平。利用我省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加大医护、计算机、海员、空乘等中高端劳务培育力度,提高劳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扩大技能型、知识型劳务外派规模,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外派劳务人员结构。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完善双边合作机制,巩固日本、新加坡等传统市场,拓宽合作领域。支持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援助平台。用好现有对外劳务服务平台,打造中高端劳动培训基地。加大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保护,畅通外派劳务纠纷处置渠道。

专栏5: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工程

对外投资合作金融保障工程: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保险机构的对接,争取其加大对江西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鼓励有关机构与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合作,为企业“走出去”项目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企业“走出去”购买各类保险保费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

优势产业“走出去”提速工程:鼓励企业参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带动江西技术、设计和标准“走出去”,推动优势产能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走出去”,加快推进江西中医药“走出去”。

第四节  建设口岸集疏运体系

深化口岸“三同”试点,提升口岸开放水平,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枢纽经济、门户经济、物流经济建设,构建内外联动、南北互济、辐射全球的口岸发展新格局。

优化口岸总体布局。以南昌为核心,以九江、赣州为南北双翼;以上饶、宜春为东西两翼,打造“一核四翼”口岸总体布局,带动省内口岸与物流枢纽联动。加强核心打造,打造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支持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及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化智能公路港建设。推进南北双翼,推动赣州国际陆港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赣州黄金机场航空口岸开放,支持赣州综合保税区置换至赣州国际陆港。加快九江水运区域航运中心建设,支持瑞昌、彭泽港区扩大开放,促进九江港口岸功能完善。培育东西两翼,支持申报上饶综合保税区,推动上饶“无水港”搬迁扩建,加快上饶三清山机场扩建。支持宜春港口建设,将樟树港建设成为赣中港口物流枢纽,将高安港铁路货场打造为南昌铁海联运集散地。统筹区域协调,推动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支持鹰潭保税物流港建设,推动景德镇、抚州、萍乡等地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鼓励景德镇罗家机场重大活动申报临时开放口岸。

畅通口岸通道。有效整合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等资源,构建通江达海、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对外开放口岸通道。做强“主道”。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发展全货机航班,增加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国际枢纽机场能力。加快完善南昌、赣州国际陆港港口功能,深化与沿海港口合作,扩大九江港至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运输船舶规模和航线,打造铁海联运、赣欧班列精品线路,提升国际物流集散能力。打通“堵点。”加快建设一批集约高效、无缝对接的公铁空、公铁水、江海直达等联运枢纽,加密与“长珠闽”地区的快速通道。连接“断点”。畅通国际客货运通道,加密国际航班航线,推动新开通南昌至欧洲、亚洲、北美洲货机航线航班。

建设智慧口岸。加大口岸信息化建设力度,启动“智慧口岸”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探索口岸5G创新应用,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完善服务功能,推动联运物流信息交换共享,逐步实现口岸“通关+物流”,优化口岸通关作业人力、物力、运力资源。

专栏6:现代集疏运体系重点项目

陆路平台项目:稳定开行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列3条赣欧班列精品线路,开通或加密南昌、赣州、上饶至宁波、广州、深圳和厦门口岸的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空港口岸项目:南昌昌北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南昌至重要枢纽城市航班加密项目,昌北国际机场智慧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赣州黄金机场对外开放项目。

港口口岸项目:九江水运区域航运中心建设项目,九江港“智慧口岸”建设项目。

第五节  加快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非禁即入”原则。落实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投资主体权益,完善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健全投资主体投诉工作网络,加强投诉维权处置力度,协调解决投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

促进贸易自由便利化。发挥好全省贸易便利化和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全省对外贸易会商协调机制作用,推进外贸运行会商协调常态化。简化跨关区和关区内监管手续,打造全国“一网通办”标杆。创新保税监管模式,推进出口商品“风险管理、合格假定、后市场追溯”的快速放行模式。深化“两转”服务,推动供货出口企业转回省内出口,促进赣货应出尽出。

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深化口岸“三同”试点,完善提升口岸服务功能,从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双重发力,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全力打造更加优质、便利、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降低物流成本。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开展口岸收费公示,规范和清理口岸收费,取消违规收费项目。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加强各口岸部门协作,优化货物通关、查验流程。推动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实现监管单位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第五章  打造高能级商务发展平台

强化要素集聚效应,放大辐射带动效应,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商务发展平台,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支撑。

第一节  创建试点示范平台

高标准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大市场准入、金融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人事服务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平台、省际开放合作示范区等功能性平台。

积极申报创建示范平台。积极申报设立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鼓励申报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进口贸易集散地。建立健全二手车出口管理与促进体系,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强化二手车境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现有试点平台。做强国家级赣江新区,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发展,实现跨境电商快进快出。加快南昌、赣州、九江和井冈山综合保税区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开发区与国际陆港,航空口岸互联互通及一体化发展。

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示范发展。实施境外产业链支点工程,优化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国别选择、产业布局、建设主体、运营模式、投融资机制。打造境外合作园区江西样板,继续推进赞比亚江西多功能经济区建设和运营,新增投资建设2-3个特色各异的江西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第二节  提升产业承接平台

深入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升级。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聚焦前端、尖端、高端产业,推进产城、产教、产金融合和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综合体。加大开发区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开发区向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相互融合集群集聚式发展转变。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扎实做好“腾笼换鸟”文章,持续增强开发区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

创新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园区。鼓励并支持赣江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采取“园中园”“援建模式”“托管园区”“股份合作模式”等模式,与东部和沿海省份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推动赣浙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建设取得更大实效,推进江西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赣闽合作产业园、赣浙(玉山)边际生态产业示范区、赣津合作产业园、赣州“三南”园区一体化暨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等特色园区建设,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

打造境内外联络招商平台。建立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完善项目库、企业(客商资源)库、机构库和载体库。完善江西招商引资网和手机终端平台建设,推广远程推介、视频会议、网上洽谈、“云签约”等线上招商方式。

第三节  完善贸易促进平台

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积极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利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综合性展会功能,拓市场抢订单,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进一步增强进口能力。

加快培育外贸集聚区。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创新驱动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基地,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推进赣江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创新管理制度。

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公共海外仓建设,加大江西公共海外仓建设运营分类分级培育,积极推进德国、美国、日本(江西)公共海外仓建设运营,完善售后服务标准,提高用户满意度,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监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

第四节  做强合作交流平台

打造重大活动平台。持续办好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赣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招商平台功能,提升江西知名度和吸引力。提升上海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瓷博会、药交会等活动层次,加大宣传力度,用好新媒体平台,助力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

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巩固完善与各国友好省州合作机制以及合作理事会、合作联席会议等对外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外国政府、贸易促进机构以及行业组织之间的经贸合作。推动在欧美、香港、日韩、上海等境内外设立一批开放型经济联络中心。实施好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合作项目,深化与发展中国家人文和技术交流。

专栏7:重大平台能级提升工程

开发区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入推动赣江新区建设,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积极推动瑞昌、贵溪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省内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发展,协调推进调区扩区。

特殊监管区建设提速工程:加快现有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物流保税中心建设,支持上饶、鹰潭、宜春、景德镇申报综合保税区,支持赣州等综合保税区调整规划范围。


第六章  培育高质量商务发展新动能

加快培育商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持续发展壮大商务新动能,汇聚支撑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节  培育新型消费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壮大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业园、孵化中心、众创空间等。支持制造业企业“上网触电”,提高赣品线上销售比重。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服务业在线化,建立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模式,提升城市社区智能快件箱覆盖率。

发展消费新模式。大力培育网络、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积极培育“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面,持续实施“赣品网上行”,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

做活夜间经济。围绕原有购物综合体、老商埠、购物街区,布局江西特产专售、文创零售,营造宜商宜游的消费体验环境,形成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夜购消费街区。促进美食名吃、演艺、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发展,引导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等服务类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和营业时间,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推出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建设便利服务型夜间经济集聚区。

第二节  发展外贸新业态

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探索创新跨境电商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等,发展壮大“9610”“9710”“9810”“1210”业务。扶持和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其通关、物流、退税、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能力。鼓励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与国际物流公司、国外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合作,以直购模式和保税备货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深耕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引导我省中医药、文化产品等优势产业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打造“江西服务”品牌。积极融入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网络布局,提升传统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培育特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

积极发展保税贸易。推进以综合保税区为起点的物流线路建设,完善和延伸保税仓储、配送分拨、中转通关、分拣包装、出口加工、产品展示、国际采购、入区退税等保税和物流增值服务。重点吸引以欧洲、中西亚为目标市场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企业入区落户,发展精加工产品出口业务。支持洪城大市场、景德镇陶溪川等符合条件的专业市场纳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物理围网+电子账册+智慧卡口”数字化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形成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商产融合为主线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贸易发展模式,推动企业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大力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综合监管制度创新。

第三节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实施赣菜品牌打造工程。全面实施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赣菜“名品”,推选具有历史文化渊源、代表性强的特色菜品。整理赣菜名品传承技艺规范,制作经典赣菜烹饪示范视频,广泛传播赣菜技艺。重点培育1-2家全国连锁餐饮企业、10家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餐饮龙头企业,打造10条省级特色美食街,建设一批赣菜原材料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使赣菜生态食材优势进一步凸显,传统技艺进一步推广,消费规模和品质进一步提升,把赣菜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菜系。

提升会展经济。加快发展会展经济,推进“一城一展”“一产一会”,大力培育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专业展会。积极引进全国大型流动性展会,提升瓷博会、药交会等江西特色会展品牌。做大做强会展龙头企业,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会展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展览集团。打造“智能化+会展”模式。加快会展场馆智能化改造,推进场馆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完善升级,提升场馆、展商运用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展会有机融合新模式,实现场馆服务管理提档升级。

推进口岸经济集聚区建设。引进大型快件公司入驻南昌航空口岸,开通国际快件业务。引进大型电商公司,健全电商物流渠道,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引进航空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国际航班货运业务,促进跨境电商业务和转口贸易发展。拓展国际客货航线,建设集保税物流、冷链冷藏、仓储集散、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空港物流园,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专栏8:商务新动能培育工程

赣菜品牌打造工程:着力做优赣菜企业、提升赣菜品牌、完善赣菜链条、加强赣菜推广、汇聚赣菜人才,力争实现“一年创品牌、两年强影响、三年大发展”。到2025年底,全省餐饮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导向,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的会展业体系,形成“月月有博览、天天有展销”的会展格局。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300场,展出总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

数字商务发展行动:巩固现有网络零售平台,提升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发展社交领域电子商务平台,“十四五”末,全省力争建成电子商务园区150个,其中国家级电子商务园区3个左右;网络交易额百亿级电子商务平台企业10家、十亿级电子商务平台企业100家。

跨境电子商务培育工程:支持吉安、景德镇、上饶等地申报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南昌、赣州、九江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争取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


第七章  筑牢服务保障体系

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商务领域改革,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商务系统各级党组织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二节  推进商务领域改革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商务领域改革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先进经验,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加强政策配套保障

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整合各项政策性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走出去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加强贸易融资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对外经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第四节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商务干部队伍,持续提高商务干部队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加大地方商务部门干部队伍和商务领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双向挂职交流。

第五节  提升商务治理效能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智慧商务建设,着力打造以智能政务、智能招商等功能为中心的“智慧商务”平台,推动商务发展向智慧决策、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智慧+商务”模式转变。




来源:省商务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