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9021678/2023-78041 发文机关: 省乡村振兴局 文??????号: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扶贫简报 成文日期: 2023-09-18
标??? ???题: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乡村振兴简报〔2023〕第14期

有??效??性:
标??? ???题: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乡村振兴简报〔2023〕第14期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乡村振兴简报〔2023〕第14期

江西乡村振兴简报

2023年第14期


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乡村振兴局                 2023年8月2日


上饶市推进“三治融合”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上饶市锚定构建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目标,出台《中共上饶市委办公室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若干措施>通知》,明确乡村治理工作的17条具体措施,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上饶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一、以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打响一个品牌。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原则,指导各地聚焦老百姓“身边难事”“关键小事”,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选定议题,广泛开展“好商量”协商议事;协商中,各地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合理确定参与协商议事的协商主体,真正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打响“党建+好商量”上饶品牌。二是提升一种能力。指导各地规范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乡贤促进会等自治组织,激活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管理的内生动力,指导村组议事会建立《议事会章程》,规范定期议事、议事范围、议题的提出、表决机制、议事情况公开、议事会成员退出等制度。在此基础上,梳理制定村规民约,把门前“三包”(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写进村规民约,并让约定“进村、上墙、入户”,做到家喻户晓。议事会会长一般由“两委”干部或村民小组长担任,也可由议事会成员选举产生,延伸村党组织的“触角”和抓手。三是探索一种形式。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新模式,着重在明确范围、定立标准,规范运行上下功夫,以“小积分”激发村民自治“源动力”。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村民以户为单位参与积分管理,积分的内容分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公益美德、移风易俗、兴业致富、其他项目九大类,各家庭户的基础积分为100分,对照九大类中各项目标准来进行积分加减,积分管理台账做到一日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公示,奖励形式分为兑换服务、精神鼓励和享受有关激励政策等,让乡村治理变得既有“分值”又有“价值”。

二、以法治为本,夯实治理根基。一是建强一支队伍。坚持以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指导各地广泛开展法治讲堂、法治图书室、法治志愿者队伍、法律顾问工作室、法治宣传栏“五个一”达标创建活动,为“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等提供支持和保障,把“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育成乡村“法治带头人”。二是建好一个平台。聚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促进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指导万年县试点建设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形成了村务、党务、财务、惠民政策、集体“三资”和其他事项等六个一级事项清单,梳理42条二级事项清单,并对各项清单的事项说明、办理流程、政策依据进行逐项审核把关、精准导入公开,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效能。三是用好一项机制。积极运用由法院牵头、部门协同、乡村联动的“三推送”机制,建立案件交办制度,对经财产调查确实难以执行的案件,及时向乡镇、街办、综治网格员、民政部门推送,促进案件执行。将执行网格化推送工作嵌入到综治网格APP系统,并在全市法院全面推行“执行+综治网格APP”协同执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涉众案件、系列案件、拒执案件以及涉执信访案件的统一协调,切实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以德治为先,倡导文明新风。一是开展一系列整治。制定下发《上饶市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上饶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深入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五个方面专项整治,形成了婺源县“微家训”、广信区“乡亲大讲堂”、余干“乡村振兴加油站”等一批特色工作亮点。二是开展一系列活动。持续加大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按照“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要求构筑“公共文化服务圈”;积极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文艺下乡演出、红色电影展映、经典图书展、图片展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蔚然成风。三是选树一批典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群众的道德教化之中,以德治“春风化雨”。指导各地广泛开展“五星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先评优,选树了德兴好村医王宣科和一批农村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进一步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根据上饶市有关资料整理)

吉安青原区探索“多彩畲乡、四色振兴” 促进东固畲族乡发展


吉安青原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以红色基因传承为重要载体,创新“红、绿、古、蓝”融合发展促振兴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多彩畲乡”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新成效。

一、“红色领航”夯基础,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以红色作为最鲜亮的底色,以党建为引领,团结带领畲乡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架起“连心桥”、共绘“同心圆”。一是红色堡垒塑品牌。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1+1+N”党建工作任务,重点打造以东井冈社区、敖上村、三彩村、螺坑村为核心的东固“初心源泉”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示范片区,推动17个村(社区)的阵地资源从“有形”到“有效”再到“高效”,聚力唱响吉先锋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党建+全域旅游、社会治理、干群夜话”等特色工作,打造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党建活动品牌。二是红色资源强阵地。以制度化、载体化、实效化保护传承红色资源,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历史内涵,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东固平民银行旧址、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20余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突出精准“选”、规范“建”、长效“管”要求,构建以敖上为龙头,六渡、古竹、三彩为“脊梁”的“多维联动”红色名村版图,让红色名村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述、有事可说,其中敖上村被中组部列为全国“红色名村”示范点。三是红色队伍当标杆。创新打造“党建+干群夜话”服务品牌,以“干群夜话笔记本”“驻村干部笔记本”记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全乡140余名镇村干部在一线为民纾困解难题,344户1126名脱贫户、监测户得到细心周到的帮扶,切实做到“民所盼、我必行”;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先后涌现出“退休不退志,余温不减量”优秀党员郑远权、“老兵不老,精神长青”93岁老党员吴祖贵等先进代表;邀请专家、乡贤围绕产业发展、招大引强等进行专题授课,克服干部“本领恐慌”,有力有序推进共富共享示范小镇创新试点改革项目落地见效。

二、“绿色发展”促振兴,铺就强村富民“幸福路”。始终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论,扬生态优势,兴绿色产业,富一方百姓,强村富民“幸福路”越走越好。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促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东固畲族乡特色产业优势,将满山绿海变成“绿色银行”,全乡发展毛竹、油茶、茶叶10万余亩,扶持发展白莲、竹荪等1600余亩,建设400余亩笋竹两用林示范林和150余亩莲鱼共养示范基地,扶持培育出1个畲乡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网络销售站,吸收群众、脱贫户、监测户6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青山绿水间,农家日子甜”的美好生活,不断打造品牌效益明显、资源要素聚集、经营规模适度、生态环境可持续、农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特色产业示范片区。二是立足资源禀赋促全域旅游“破茧成蝶”。打造东固革命烈士陵园、平民消费街、知青文化园等旅游重点项目,敖上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省5A级乡村旅游点。利用自然禀赋统筹推进“敖上风情民宿、龙家塘生态茶山、六渡畲乡山水、螺坑红色旅游”四大旅游打卡地,做旺“二月二”“开茶节”“荷花节”“晒冬会”等特色的旅游节庆,不断提升东固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古瑞林水云间民宿、星耀.雪溪迳高端民宿建设。近年来,年均接待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的人数总量达6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300余万元。三是构建多元模式促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结合7个少数民族村的村情特点,持续创精品、富村寨,打造六渡畲乡山水、江口颐养之家、龙家塘生态茶山、樟洲楠木丛林、古竹中草药展区、峰岭油茶作坊、黄沙耕种样板等高质量产业发展圈。2022年全乡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其中,江口村大力发展制尺厂,产品远售非洲,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80万元;六渡村发展竹荪产业,打造冷库车间、直播带货间和民宿产业,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近40万元。

三、“古色文化”润人心,共铸汉畲团结“一家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以畲乡本土文化为底色振兴乡风文明,不断增进民族团结,携手演绎畲汉人民一家亲的美丽故事。一是多方式提升红色历史魅力。推广《将星闪耀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等爱国主义乡土教材,布展东固会师陈列室,弘扬“半面红旗”故事精神,大力实施“红色工匠”培育工程,30名乡村干部成为红色故事宣讲员,组建由160余名东固民族小学“小小讲解员”组成的东井冈山精神宣传志愿服务队,常态性为群众和游客宣讲“东井冈红色故事”,中国好人夏淑英几十年如一日宣讲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多途径彰显民族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民族工作“连心共建”活动,大力弘扬“舞草龙”、“跳觋”等传统民俗文化,以传承发展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结合的“东固传统造像”综合性技艺为重点,建立东固传统造像生产性保护基地,三是多举措强化畲汉交流共融。以民族节日文化品牌宣讲党史,在“二月二”庙会、“晒冬节”等活动中把“颂党恩”作为重要活动内容,用畲语唱响红歌《东方红》、《我爱我的祖国》,促进文化共融共通。开展民族红色特色主题班,围绕红色故事、井冈山精神、东井冈历史为少数民族村上课50余次,不断增强畲族民族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

四、“蓝色护盾”促和谐,凝聚乡村善治“新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守护平安和谐“畲乡蓝”。一是聚力提升公共事业“服务蓝”。建立7支无职党员居家养老服务队,高标准打造江口、六渡颐养之家及童心港湾,既给予老人幸福温度,又护航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积极改善教育医疗条件,推进东固卫生院综合大楼和15个村级卫生所提升改造工程,改造中小学校危房1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不断补齐群众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生活需求。二是聚力提升基本单元“环境蓝”。整合资金5700余万元,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改造、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高标准建成日处理量达500吨的圩镇污水处理厂,全面拆除旱厕255座,新建公厕17座,提升改造六渡至螺坑中美、东固至鼎龙和古高线至铜元岭等多条旅游公路,全力打造三彩入户路,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聚力提升社会治理“幸福蓝”。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切入点,推行“杨慧芝群众工作法”,打造六渡村、东固村等一批基层治理示范点,培育杨慧芝式“暖心人”55名,组建24支群众自治队伍和200余人的东固微马服务队,全乡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信访事件下降47.6%,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共同守护多彩畲乡平安幸福。

(根据吉安市青原区有关资料整理)

靖安县“四抓四促”推动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靖安县始终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四抓四促”模式为抓手,结合“三比三争”暨“四敢四创”活动,将抓党建、抓服务、抓产业、抓治理有效统筹起来,不断提高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水平。

一、扛牢政治责任,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坚决扛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政治责任,带动形成三级书记带头抓、县直部门联动抓,镇村干部务实抓的“一盘棋”格局。一是高起点谋划布局。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6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研究推进措施,压紧压实条块责任。出台“1个总体方案+N个子方案”,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供了总抓手、任务书、路线图,推动部门、乡、村党组织书记知责明责、履职尽责。二是高规格统筹协调。从县委层面高位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31名县领导包乡联村机制,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9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指导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建立11个乡镇、32个职能部门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并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和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形成“县委统筹协调、专班具体指导、部门联动推进、乡镇靠前指挥、村级狠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合力。三是高要求推动落实。试点工作专班建立了“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导”倒逼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做到进度、内容、质量和效果经常化调度、常态化推进,先后4次对11个乡镇开展全覆盖实地督导,进行“压茬式”会诊,对进度较慢的乡镇及时督促提醒,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二、完善服务机制,实现党群连心“零距离”。坚持以群众口碑检验治理成效,推动“服务下沉”“关口前移”,切实将“你来办”转为“我去办”。一是推行“群众说事”问需于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收集民意、听取建议、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群众说事平台和渠道,依托网格设立“群众说事点”203个,于每月10日组织镇、村干部紧扣“访、说、办、回”4个环节开展“群众说事日”活动,目前共开展780余次,收集群众反映事项1190余条,其中现场办理建议类和问题类事项840余条,化解信访类事项90余条,让基层矛盾和问题就近及时得到解决。目前“群众说事”事项销号率达98.7%,反馈率100%,相关做法在人民网报道。二是开展“红色代办”主动服务。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赋予乡镇服务执法权限107项,延伸公共服务事项21项。依托网格组建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队伍221支,在新阶段疫情防控中,发动志愿服务队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送医送药、代购代办、照料关爱等开展配送和代办服务2260余次,为重症患者发放爱心健康包678个,将治理优势转为防控效能。结合“群众说事”制度,推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网格力量“清单”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医疗代办、养老保险代缴等服务3290余次。比如,雷公尖乡推行“党建+村(场)管事”模式,着力将网格打造为群众工作最前端的哨岗,使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医保征缴等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网格管事小组共上门为210余名群众提供服务340余次,对接需求办理事项80余项。三是聚焦“一老一小”改善民生。以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难和留守儿童“亲情缺位、辅导缺位”等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村里贴一点、村民出一点”的方式,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党建+幸福食堂”39家、“亲情连线室”76个、“童心港湾”19个,开展“童伴妈妈”“春风骑士团”“亲情连线”等活动1360余次,惠及群众3470余人。

三、释放治理效能,迈上乡村发展“新台阶”。着力以乡村治理的高效能助推产业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水平、农民生活高品质。一是“产业兴”带动“村民富”。整合全县各类涉农资产、乡镇和村集体资产以及部分城镇优质资源,组建“乡投公司”,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统一谋划发展。开展“党建+‘一镇一品’”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鼓励指导各乡镇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又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凸显特色的自选动作,推动试点工作点上开花,面上提质。2022年全县7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达15万元以上村占比80.3%。二是“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作为全国首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推进“生态卫士”综合执法改革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通过赋权、赋能推动行政执法权限与力量下沉,有效衔接群防群治力量,结合网格组织,全县各部门办理涉生态领域行政案件60余起,未出现一起阻碍执法、妨碍司法的问题。三是“数字化”赋能“生活美”。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兑换积分有奖励”工作机制,指导76个行政村凝聚村民共识,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并进行量化赋分,通过“积分超市”兑换相应奖励,通过以制换治,以德换“得”,以心换“新”,让小支点撬动“大文明”。目前,已兑换积分奖励2万余元。推行基层治理监督和效能评价系统试点工作,开发“靖安县基层治理监督和效能评价系统”,现在宝峰镇、中源乡等2个乡镇开展试点,汇集服务事项“线上办”、政策咨询“线上知”、意见诉求“线上提”等功能,依托数字化平台触达为民服务“神经末梢”,形成“收集、审核、汇总、督办、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有效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系统试点以来,收到群众意见建议4915余条,回复率100%;受理群众政策咨询、服务代办、个人诉求、意见建议、投诉举报等各类事项4502余件,办结率98.14%,群众满意率100%。

(根据靖安县有关资料整理)

萍乡市湘东区探索镇级衔接资金 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湘东区在持续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探索推行镇级统筹使用、一体监管、多方共赢的衔接资金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以特色优势产业联农带农的强大合力。项目联农带农成效明显,项目越做越大、分红越分越多、惠及人员越来越广,实现了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满意”,绘就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一、精准谋划项目落地,实现投资“稳增长”。一是做好项目入库谋划。动员专业大户、技术人员、专家等力量参与,由各村提前谋划申报,镇级行业主管部门联动联审,加强前期可行性论证,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变“资金等项目”为“钱到即落地”。二是配备项目实施专员。建立管护员、管理员、监督员“三专员”制度,项目批复后,组织专员对项目建设质量、实施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管;项目验收后,由村级管护员每月实地管护至少一次,镇级管理员每季度调度管护工作至少一次,镇纪委监督员不定期开展督查,确保项目长效收益。三是构建项目建设合力。经营主体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享受产业化奖补、品种培优推广、发展用地支持等方面政策资金倾斜,镇级、村级、经营主体三方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发展。如投资扶持红星村葡萄柚种植基地建设数字乡村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工程,建立涵盖农业生产、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电商等智慧农业农村体系,产业项目得到发展壮大,经营收益连年增加,擦亮了省级龙头企业的金字招牌。

二、统筹分配项目收益,明确资产“受益者”。一是建立镇级统筹分配机制。坚持镇级一盘棋、分配差异化、受益广覆盖原则,制定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产性收益分配方案,由各村提出初步方案,经镇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后进行分配,并将相应结果公示,安排专员负责监管收益分配。二是制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按照4:4:2的比例将资产性收益分别用于全镇脱贫户监测户分红、村级公益性基础设施支出、公益性岗位补助,并对各村、各户实行差异化分配,既减少村级项目收益分配的风险,又兼顾没有产业项目的村,还保证了全镇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收入,使得项目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公正、统筹兼顾。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村集体通过参与“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引进龙头企业联建产业基地,以财政投入量化股权、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2022年,老关镇各村集体经济实现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5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2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后,改造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开展公益事业,反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足农户“钱袋子”。一是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点单式”精准发展模式,组合培育由龙头企业牵头、农户参与、政府监管、用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二是探索多种联农带农方式。通过订单联结、培训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组织农户免费学习经营主体专业种养技术,引导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经营主体,推动经营主体通过吸纳就业、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以衔接资金和政策支持撬动经营主体与农户实现双赢,确保联农带农“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老关镇先后投入衔接资金269万元,2022年全镇7个产业项目共获得资产性收益分配29.7万元,其中脱贫户监测户分红11.64万元,村级公益性基础设施支出11.6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助5.82万元,入股分红0.6万元;发放脱贫户监测户务工工资29万余元,联农带农200余人。三是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针对项目发展前景、用工需求等情况,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脱贫户,使其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树立辛勤劳动稳定脱贫、增收致富的工作导向,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杜绝简单发钱发物,有效防止了“一股了之”“一发了之”和“泛福利化”等现象。

(根据萍乡市湘东区有关资料整理)


樟树市严把“三关”强化财政衔接资金管理


樟树市坚持把项目资金管理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严把项目入口关、项目实施关、资金监管关,确保衔接资金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严把项目入口关,强化全过程审核。一是优化申报程序。依据村申报、乡审核、市审批的项目申报程序逐级上报项目。对各地上报的项目,由财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改等部门成立项目审核组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审核组对申报的项目逐个把关报市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进行项目确定。二是强化项目谋划。推进衔接资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衔接项目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精准安排项目建设资金,优先投向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项目、优势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补齐必要基础设施短板项目,着力解决脱贫户产业增收和就业增收问题。三是聘请专业团队。聘请第三方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可行性,项目预算,编制实施方案,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项目全过程监理(督促项目进度、资金拨付进度、项目工程质量),参与项目验收。

严把项目实施关,强化全过程监管。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下发《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对衔接资金的范围、用途、管理、监督等进行全面规范,落实监管责任,协调部门配合,加强培训指导,强化统筹整合。二是坚持规范运行。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定期通过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对存在系统数据差异较大、系统更新不及时、资金项目信息不完整的地方进行提醒。三是做好项目验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验收、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完工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拨付一个,确保衔接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逐级明确责任人,压实管护责任,确保衔接资金项目日常管理良好、项目权属明晰、运行正常、效益稳定。围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一目标,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和直达资金使用要求,优先将财政衔接资金库款调度到位,加快衔接资金支持项目实施进度。

严把资金监管关,强化全过程公开。一是强化公告公示。通过市政府网站,重点对16个乡镇(街道)衔接资金项目的总体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同时通过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重点对项目名称、实施地点、资金额度、实施单位、责任人、绩效目标、项目效益等进行公开、公示,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二是实施中期评估。严格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加强项目资金核算、绩效管理,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以倒排工期、倒排进度的方式,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衔接补助资金分配使用公开透明。三是加大督查整改。不定期通过部门联合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衔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衔接资金绩效自评结果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及时整改,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始终把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果衔接”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坚持“零容忍”,树立高压红线意识,确保衔接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举一反三,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筑牢资金监管“防火墙”。截至目前,2023年樟树市已到账各级财政衔接资金7789.64万元,已安排衔接资金项目107个,资金7789.64万元,其中产业项目44个,资金5627.8万元,基础设施项目57个,资金1750.8万元,其他项目6个,资金411.19万元;已开工项目85个,开工率79.43%,拨付资金4858.65万元,支出率62.37%。

(根据樟树市有关资料整理)

来源:沙巴体育在线_欧洲杯预选赛投注:乡村振兴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